一般概念
皮帶輪,屬于盤轂類零件,制造工藝上一般以鑄造、鍛造為主。一般尺寸較大的設計為用鑄造的方法,材料一般都是鑄鐵,很少用鑄鋼;一般尺寸較小的,可以設計為鍛造,材料為鋼。皮帶輪主要用于遠距離傳送動力的場合,例如拖拉機,汽車,礦山機械,機械加工設備,車床空壓機,減速器,減速機,發電機,軋花機等等。
皮帶輪各項指標及材質的選用是以能夠達到使用要求的前提下上盡量減少原材料、工藝可行、成本最低的選擇原則。
皮帶傳動的優缺點
優點有:
1、皮帶輪傳動能緩和載荷沖擊;
2、皮帶輪傳動運行平穩、低噪音、低振動;皮帶輪傳動的結構簡單,調整方便;
3、皮帶輪傳動對于皮帶輪的制造和安裝精度不像嚙合傳動嚴格;
4、皮帶輪傳動具有過載保護的功能;
5、皮帶輪傳動的兩軸中心距調節范圍較大。
缺點有:
1、皮帶輪傳動有彈性滑動和打滑,傳動效率較低和不能保持準確的傳動比;
2、皮帶輪傳動傳遞同樣大的圓周力時,輪廓尺寸和軸上壓力比嚙合傳動大;
3、皮帶輪傳動皮帶的壽命較短。
皮帶輪規格
各類機械設備的皮帶輪的直徑等尺寸都是自己根據減速比配的,根據工作轉速與電機的轉速自己設計。 工作轉速/電機轉速=主動輪直徑/從動輪直徑*0.98(滑動系數),如使用鋼為材料的皮帶輪,要求線速度不高于40m/s,如使用鑄鐵的材料,要求線速度不高于35m/s。
皮帶輪必須根據三角帶的形狀制作出各種槽型;這些不同的槽型就決定了皮帶輪的O型皮帶輪 、A型皮帶輪、B型皮帶輪、C型皮帶輪、D型皮帶輪、E型皮帶輪等多種型號。
國家標準規定了三角皮帶的型號有O、A、B、C、D、E、F七種型號,相應的皮帶輪輪槽角度有三種34°、36°、38°,同時規定了每種型號三角帶對應每種輪槽角度的小皮帶輪的最小直徑,大皮帶輪未作規定。皮帶輪的槽角分為32度 34度 36度 38度,具體的選擇要根據帶輪的槽型和基準直徑選擇;
安裝
1、檢查皮帶輪槽,確保沒有傷痕或利邊,所有尺寸均符合標準;
2、清潔所有部件表面,如轂孔、錐套、螺拴孔等。將錐套裝入皮帶輪,使所有的螺孔對齊。
3、在螺桿和螺紋上涂油后旋入安裝孔,但暫不旋緊。
4、清潔傳動軸表面,將已裝上錐套的帶輪推到軸上的預定位置,查看三角帶輪是否對準。
5、當使用鍵槽時,必須首先把它插入軸轂中,在鍵槽和孔轂之間必需要有一定的公差。
6、交替地逐漸均勻地上緊各安裝孔各螺栓,直到達到要求的扭矩。
7、在短時間運轉(0.5到1小時)后,檢查螺栓的擰緊扭矩,如有必要,重新擰緊。
8、為了防止異物侵入,用油脂填滿孔的連接孔。
拆卸
1、擰松所有螺栓,根據拆卸孔數量取出其中一個或二個螺栓,將螺栓插入拆卸孔內。
2、交替擰緊螺栓,直到錐套和皮帶輪松開。
3、從軸上取出錐套和皮帶輪。
裝配注意事項
1、 裝配前要清洗干凈,保證配合面配合緊密且無油污,有足夠的摩擦力。
2、 裝配用內六角螺栓裝配前也要清洗干凈,以保證螺栓緊固后有足夠的摩擦自鎖能力。
3、 內六角螺栓緊固時要交替進行,保證錐套受均勻軸向力,保證帶輪和錐套同軸定位良好。
4、 皮帶輪緊固后檢查并調整主、從動皮帶輪相對位置,保證兩輪處于同一平面。
6、 皮帶輪罩應完好并安裝牢固。
7、 錐套屬于易損件,經過長時間運轉后,內孔及鏈槽可能發生損壞,每次裝配前應檢查,發現缺陷應及時更換。